close

迷詭偵探推理.jpg

 

 

雖然《謎詭‧偵探‧推理》當中都是選錄日本推理小說的評論,但由於是用中文寫作而成的,而且傅博老師又是台灣推理界的國寶,所以就當做這個月的中文推理選書。

 

除了輩分之外,對於評論了解不多的我,也沒辦法對這本書多做什麼講解,倒是大家可以藉此了解一下日本推理小說的演進史,以及評論導讀的正統寫法。

 

傅博老師的評論多是著重在作者本人生平經歷以及作者身處的那個時代背景,對於作品本身著墨不多(我是指跟其他人寫的導讀比起來),或許傅博老師的作法才算正統的導讀寫法(如有謬誤,還望指證),不過這樣的寫法似乎已不多見,也有可能是現在的推理評論家的程度,還不及傅博老師所具有的史學家學識內涵──能夠洞悉作者和其作品在那個時代象徵意義的學識內涵。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傅博老師的導讀評論算是相當特別的呢,想對日本推理小說的演進有更進一步了解的人,絕對不能錯過此書。

 

最後,來上一段推理小說的歷史課(熱愛推理小說的我可是很喜歡看這類推理演進史的文章呢,即便有些段落早已背得滾瓜爛熟),以下文字摘錄自博客來網站:

 

〈推理小說縱橫談〉◎傅博

 

從具三千年歷史的文學來說,推理文學的歷史還不及一百七十年,可說很年輕,年輕是活力的象徵。事實證明,第二次大戰後推理小說一直是讀者最多的文類,可說是世界文學的主流,這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推理小說於一八四一年在美國,由天才詩人艾德格.愛倫.坡確立,而這年我們稱為推理小說元年。值得紀念的世界首篇推理小說就是〈莫爾格街謀殺案〉。內容描寫一對母女在密室被謀殺,刑警無法破案,之後由一名叫杜班的高等遊民,歸納報紙的報導,推理犯案的經緯,最後找到出人意料的兇手。故事以第一人稱單視點,由杜班的好友「我」記述。

 

這篇作品具備推理小說的要件,即事件的謎團,由偵探根據犯罪現場的線索,依邏輯推理、解謎、破案。這是一篇典型的不可能犯罪型推理短篇,後世的本格推理短篇,都沿襲這個形式至今。

 

此外,愛倫.坡還曾發表四篇不同形式的推理短篇。

 

愛倫.坡雖然確立了推理短篇的寫作形式,但在美國、歐洲一時並沒有出現後繼者。二十五年後,歐洲才有作家開始嘗試推理創作,但是其創作形式與愛倫.坡稍異。

 

一八六六年,法國大眾小說家埃米爾.伽波利奧發表世界首篇推理長篇《勒滬菊命案》。內容是寫因偷換嬰兒而引起的寡婦殺人事件,由偵探登場推理、解謎、破案,具備了推理小說的要件。但是構成整篇的架構是,法國傳統的家庭悲劇小說的寫作形式,第一部先寫事件發生的經過,然後偵探登場推理,第二部寫事件發生前的複雜家族關係,最後偵探解謎、破案。

 

又,兩年後的一八六八年,英國大眾小說家威廉.威爾基.哥林斯發表英國首篇推理小說—長達五十萬字的巨篇《月亮寶石》。內容是寫印度寺院的秘寶月長石,被蒙古士兵偷走,多年不知去向,而今流落在英國,為培林達家所有,某天晚上,月長石突然消失,接著卡忽部長刑事(負責刑事搜查的巡查部長)登場,從培林達家的家庭糾紛推理、解謎、破案。作者為了維持五十萬字的篇幅,穿插很多與主題沒有直接關係的大眾小說特有的枝葉。

 

然而,終於一八七八年,美國也出現一位愛倫.坡的後繼者,也是世界第一位女性推理作家—安娜.凱瑟琳.格林。其首篇推理長篇《雙姝謎情》也是寫因家庭糾紛,致使一名隱居老人被殺,然後偵探登場推理、解謎、破案。內容通俗,一時成為暢銷書,之後出現一群追隨者。這群通俗推理作家稱為「假如事先知道的話」派。

 

由此可知,歐美三大推理強國,都是於一八六六至一八七八年踏出第一步的。他們雖然都以寫實手法撰寫家庭糾紛引起的殺人事件,但是創作風格稍有不同。而這段時期的推理作品還沒有獨立的類型名稱,一直要到一八八七年,柯南.道爾發表首篇「福爾摩斯探案」的《血字的研究》之後才有獨立的類型名稱。

 

《血字的研究》的成功,讓柯南.道爾信心十足,繼續以私家偵探福爾摩斯為主角,其友人華生筆記其偵探故事。在他四十年的創作生涯中,所發表的「福爾摩斯探案」一共六十篇,其中長篇四篇。對於這些作品,英國稱為detective story,即「偵探小說」。之後,凡是偵探登場解決事件的小說一律稱為偵探小說。

 

因「福爾摩斯探案」的成功,在英、美、法三國出現了很多追隨者。歸納這時期的作品特色是:以解謎為主題的短篇為主流,刻意塑造偵探形象及推理方式。

 

英國作家GK.卻斯特頓就是最成功的繼承者,他於一九一一年出版的連作短篇集《布朗神父的天真》裡,塑造了一位最不具偵探風貌的偵探布朗神父,但是推理、解謎的直覺非凡。

 

另外,於一九○五年,法國作家莫里斯.盧布朗塑造了一名相對於福爾摩斯的反面人物,怪盜亞森.羅蘋—首篇短篇〈亞森.羅蘋被捕〉,一九○七年結集為《怪盜亞森羅蘋》。之後英美也出現怪盜、義賊等反派人物為主角的小說,他們都被描寫成為正義而偷盜,並且不殺害人,甚至也成了偵探去破案。之後怪盜小說成為推理小說的支流之一。

 

又,一九一四年,第一次大戰爆發,翌年英國作家約翰.布臣發表由推理小說衍生的首篇間諜小說《三十九級階梯》,內容是寫因偶然認識的朋友被殺,主角被捲入間諜戰漩渦的經過。故事有殺人、有謎團,具懸疑小說的氣氛,但是主題是間諜活動。之後陸續出現間諜小說,形成推理小說的另一派。

 

一次大戰結束後,歐美推理小說進入新局面,短短十餘年,出現很多具個性的推理小說專業作家。原本以短篇為主流的推理小說由長篇所取代,並發展出各式各樣的寫作形式,豐富了推理園地,呈現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這段時期登龍推理文壇的作家不下百位,重要的有:

 

阿嘉莎.克莉絲蒂於一九二○年發表首篇推理長篇《史岱爾莊謀殺案》。

傅利曼.威爾斯.克洛弗茲於一九二○年發表首篇推理長篇《桶子》。

SS.范.達因於一九二六年發表首篇推理長篇《班森殺人事件》。

艾勒里.昆恩於一九二九年發表首篇推理長篇《羅馬帽子的祕密》。

約翰.狄克森.卡爾於一九三○年發表首篇推理長篇《夜行者》。

 

以上是黃金時期之五大推理大師。另外,一九二九年美國的達許.漢密特出版《紅色收穫》,首創冷硬推理小說的創作形式。冷硬推理小說雖然也是以推理、解謎為主眼,但是其表達方式與本格推理迥異。內容反映美國社會風俗,主角都是偵探社的職業偵探,故事開頭大多是尋找失蹤的人,然後發展為殺人事件,故事都以偵探的第一人稱敘述。他們善於打鬥、喜歡美女。暴力與床戲幾乎是這類型小說的必備要件。

 

之後,只在美國出現此類型的後繼者,確立了美國獨有的推理小說類型。冷硬推理小說至今有很多分派。

 

又,一九三三年,美國的ES.賈德納首創法庭推理小說《天鵝絨爪案件》,故事架構是藉正派律師與反派檢察官在法庭的辯論過程中,正派律師對殺人事件另作推理、解謎導出真相,找出真兇,還被告清白。這類法庭推理小說是本格推理小說的分派。

 

同樣在美國,康乃爾.伍立奇於一九四○年出版《黑衣新娘》,首創懸疑推理小說。懸疑推理小說的主題是,描述主角(大多是被害人)的遇難,以描寫其恐怖與緊張的心理取勝,懸疑、冒險的元素重於推理、解謎的元素。

 

以上走馬看花式地介紹了愛倫.坡首創推理小說至二次大戰前的歐美推理小說的演變,從短篇本格而長篇本格,由名探的活動衍生怪盜小說,因第一次大戰產生間諜小說,又因本格推理的思考型、天才型偵探發展為冷硬派的行動型偵探,又從敘述名探的推理、活動、法庭鬥爭的故事,轉變為描寫被害人的遇難故事。

 

二次大戰後,歐美推理小說從上述派系,再發展出分派,多姿多采、應有盡有,終於成為世界文學主流。有關歐美推理小說的演變介紹到此。

 

話說日本推理小說。日本推理小說元年是一九二三年,這年江戶川亂步在《新青年》月刊發表處女作〈兩分銅幣〉,證明了日本人具創作推理小說的能力。之後大約以十年為一個環節,不斷拓展創作領域。從變格推理為主流的二次大戰前,至戰後十年的本格推理主流時代,合稱為浪漫主義時代。

 

一九五七年之後的三十年,是由松本清張所確立的寫實主義時期,當初稱為「社會派」,事實上是在寫實的基礎上,架構推理故事,其取材範圍擴及社會上各行各業,五花八門很是熱鬧,但是具有社會小說應有的社會正義的作品並不多,後來社會派這名稱雖然少用了,但是寫實仍是創作的基礎。

 

這時期的後十年,雖然有幾位作家以寫實的手法架構非現實的本格推理故事,卻不能成為一股新派系。到了一九八七年,綾行人也在寫實的基礎上,虛構了非現實的《殺人十角館》,雖然毀譽參半,卻得到部分年輕讀者支持,並且出現一群年輕的追隨者,短短幾年形成一個新派系,稱為「新本格派」。

 

二十年來新本格派不斷與奇幻小說或科幻小說世界的異常事象結合,拓展本格推理的領域,與社會派二分天下,並與歐美推理小說媲美。八十多年來的日本推理小說的演變,在本書各文中都有片段的詳述,請閱讀之。

 

至於江戶川亂步登場、確立日本推理小說之前的「前史」附帶說明如下:

 

日本固有的文學裡,沒有推理小說這類型的作品,推理小說是隨著明治維新(一八六八年為明治元年)的全面西化被引進的。

 

明治維新前流行的大眾讀物是義賊、毒婦的故事,都是以當時的江戶社會所發生的真人真事,加以粉飾的傳記讀物,維新後,仍是大眾讀物的主流。

 

又,維新之後,為了介紹歐美的政治、司法、教育等諸制度,翻譯了一批具實用性的參考書。田島象二在這種環境下,於一八七五年出版《裁判記事》,內容是從中國宋朝的《棠陰比事》等審判實錄節錄出來的。

 

而一八八一年,司法省(法務部)出版美國審判實錄《情供證據誤判錄》,以供司法人士參考。

 

在此書出版之前,經濟學者神田孝平在《花月新誌》(一八七七?一八七八年)連載《楊牙兒之奇獄》(非完整版),原作者是荷蘭作家克里斯底邁埃爾。譯者於一八八六年,更名為《和蘭美政錄.楊牙兒奇談.全》,出版完整版。其出版目的是要介紹荷蘭政府對犯罪事件的偵查程序與司法制度。因為原文是以小說形式敘述故事,這篇「偵探實話」,在明治初年對西歐文明一知半解的時期,被誤認為是首篇的翻譯推理小說。

 

以上所介紹的義賊小說、毒婦小說、審判實錄、偵探實話雖然與犯罪有關,但並非推理小說。歐美推理小說首次被引進日本,是一八八七年十二月,在《讀賣新聞》連載的愛倫.坡的〈莫爾格街謀殺案〉,譯者是小說家竹之舍主人。

 

翌年,黑岩淚香首次以翻案方式,在《今日新聞》連載英國作家休.孔韋的《法庭之美人》。所謂「翻案」是把原作的故事搬到日本,專有名詞都改為日本名,如人名、地名等,類似改寫。這部翻案偵探長篇,獲得讀者的支持,之後黑岩淚香陸續在報紙上發表翻案偵探小說,並且出現了幾位追隨者。

 

同年六月,須藤南翠發表日本首篇偵探小說《硝煙劍鋩.殺人犯》,內容是寫兩名放高利貸者相繼被殺,一名被槍殺、一名被刺殺,故事重點放在這兩名放高利貸者的人際關係上,雖有推理、解謎元素,並不嚴密,可說是失敗之作。

 

「推理小說」是二次大戰後才發明的文學名詞,社會派盛行之後,才被普遍使用,之前稱為「探偵小說」,即偵探小說。所以在本文記述這段前史的作品,一律使用偵探小說。

 

一八八九年,黑岩淚香發表〈無慘〉,是一篇完全具備了推理要件的偵探短篇,為前史中稀有的傑作。之後,偵探小說的創作風氣漸盛,但是完全具備推理要件的作品不多,都是失敗之作。偵探小說的主流是黑岩淚香的翻案偵探小說。

 

話說日本近代文學,從明治元年的維新算起,經過十八年的歲月,於一八八五年才由坪內逍遙根據歐美文學理論,發表〈小說神髓〉,介紹歐美近代小說的創作理念,並以身作則發表〈當世書生氣質〉,日本近代文學才確立。但是其發展並非因此就一帆風順獲得大眾的支持,一般民眾的閱讀喜好,仍然是屬於舊形式的不重視描寫與對話的說故事形式的犯罪讀物。

 

維新以來,最早成立的文學結社「硯友社」,對偵探小說的流行感到不滿,於一八九五年宣稱「驅除偵探小說」,採取「以毒攻毒」的方式,起用硯友社派作家以匿名大量出版劣質的偵探小說,廉價出售。這套史上第一套偵探小說叢書,稱為《探偵小說》,從一月至翌年二月共出版二十六集,結果反而招來以叢書形式大量出版偵探小說的風潮。短短幾年間所出版的叢書達六種,合計一百部以上,但是內容都是粗製濫造,不具備偵探小說的要件。這次的叢書熱潮只持續數年即告退潮。

 

第二波的偵探小說熱潮,始於一九一六年,這次的特色是歐美推理小說的大量輸入,大多以作品集或叢書的形式發行。大約十年間,出版了十六種,共計一百五十部以上。翻譯品質雖然不一,有意譯、有節譯,但是讓讀者對偵探小說有了正確的認識。

 

在這次的熱潮中,戰前偵探小說的大本營《新青年》月刊,於一九二○年一月創刊,主要刊載海外推理小說並鼓勵有志於推理創作的新人投稿。日本綜合雜誌的編排,除了刊載符合其宗旨的各種文類之外,並附設與其宗旨沒有直接關係的文藝欄,刊載幾篇小說供讀者欣賞、消遣。

 

《新青年》文藝欄所選擇的小說就是歐美推理小說,並且創辦創作偵探小說徵文,徵文字數為四千字,從參加徵文的文章中很難看到完整的故事,徵文雖然不算成功,卻為偵探小說的創作者提供了登龍的機會。

 

這些空前的嘗試,獲得讀者的肯定和支持,於是第二年,擴大偵探小說的版面,一月發行「偵探奇談號」、四月發行「怪奇偵探號」回應讀者的需求。而於八月,首次出版增刊《偵探小說傑作集》,全冊收錄歐美偵探小說的傑作,並要讓讀者更進一步理解偵探小說的本質,請通曉偵探小說的文藝評論家撰寫評介文章。

 

之後,《新青年》雖然版面有些更改,但仍然維持綜合雜誌的形態,而且每年繼續發行「偵探小說增刊」,最初是每年兩期,之後每年四期甚至六期。

 

《新青年》的這種努力,讓喜歡偵探小說的讀者加深了對偵探小說的認識,刺激他們伺機嘗試創作。江戶川亂步就是一位最積極的成功者。

 

日本的雜誌,原則上都按照策畫邀稿,不接受投稿。徵文等於徵才,得獎人無異是邀稿的儲備人才,獲獎後雜誌社就盡量給予寫作機會,刊載其作品。

 

但是江戶川亂步卻不走徵文途徑,而是將一九二二年完成的兩篇短篇—〈兩分銅幣〉與〈一張車票〉—直接寄給《新青年》的主編森下雨村。這兩篇的字數都超過徵文的規定字數,當時的徵文字數,已從四千字增加到三倍的一萬二千字,但是江戶川亂步認為這樣的字數不足以寫一篇完整的本格偵探小說,他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所以直接寄給主編。森下雨村看完原稿後嘆為觀止,認為可與歐美作品媲美的偵探小說,終於由日本人創作出來。翌年四月,森下請評論家小酒井不木寫推薦文,刊載〈兩分銅幣〉,七月刊載〈一張票〉。日本偵探小說從此向世界推理文壇踏出第一步。

 

爾後偵探小說的演變,請閱讀本書所收錄的評介文章,便可略窺其貌,在此便不重述。

 

話說臺灣。一八九五年,甲午戰爭結束,滿清將殖民地臺灣讓給日本殖民。時值黑岩淚香的翻案小說與偵探實話為大眾讀物的主流,在臺灣的日本人追隨日本本土的流行,在報紙、雜誌也發表偵探實話等,但是為數不多。

 

在臺灣可稱為推理小說的創作始於一九四三年,是民俗學者金關丈夫以林熊生之筆名發表〈船中殺人〉,之後雖然繼續發表「龍山寺曹老人」系列的作品,但是不久二次大戰結束,金關丈夫回去日本,便不再看到其作品。

 

終戰翌年一九四六年,葉步月以日文創作〈指紋〉、〈白晝殺人〉等,算是第一位臺灣人的推理創作。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後,政府全面禁止日文創作,葉步月也不例外。一九四九年,中國大陸赤化,中國國民黨政權遷台,提倡「反共文藝」,並限制外國文學作品的翻譯出版,由此至一九七七年的「鄉土文學論戰」之後,出版限制才鬆綁。

 

這段期間,與推理小說有關聯,但彼此卻沒有什麼關聯,而對後世也沒有產生重大影響的出版有三。

 

一九五一年十月,偵探雜誌社創刊《偵探》月刊,內容大多是翻譯自美國通俗雜誌(pulp magazine)刊載的短篇,沒有原作者名,粗製濫造。之後,情況類似的《偵探之王》、《大偵探》相繼出版,但是對推理創作並沒有發揮任何影響力。

 

又,五○年代初,反共漫畫家牛哥,以費蒙之名撰寫了多部屬於廣義推理小說的黑幫小說與間諜小說,這些作品最後結局揭露的幕後黑手都是中國共產黨,是典型的反共文藝作品。

 

一九六八年,姚姮開始翻譯美國《希區考克推理雜誌》月刊刊載的懸疑推理短篇小說,以「希區考克小說佳選」單行本形式,由水牛出版社陸續出版十二集。之後由國家書店等幾家出版社繼續出版,合計有五十多集。但是這些作品集都沒有刊出原作者名,是否是譯者的疏忽,抑是國家政策,有待考查。

 

臺灣有計畫地出版外國推理小說的第一家出版社是林白出版社,它於一九七七年四月,首次出版松本清張的《焦點》之後,集中出版了十餘集的「松本清張選集」,並引進「推理小說」這個文學名詞和觀念。又於八○年創刊「推理小說系列」叢書,大量推出日本推理小說,偶爾也出版國人的創作。

 

林白出版社另於一九八四年十一月設立推理雜誌社,創刊《推理》月刊,其收錄的作品是以日本推理短篇為主,歐美作品與國人創作為輔,發行二十五年,於二○○八年四月停刊。

 

第二家有計畫地出版推理叢書的出版社為希代書版公司。它於一九八七年三月起,由筆者策畫、主編三套日本推理小說叢書,即「日本十大推理名著」、「日本名探推理系列」、「日本推理名著大展」,合計三十一集。其編輯主旨請參閱〈導讀之導讀Ⅰ:續.推理小說縱橫談〉。

 

幾乎與希代書版同時出版日本推理小說叢書的有皇冠出版社的「赤川次郎系列」、「綾行人推理小說 」、「日本金榜名著」,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推理」、「新潮短篇推理」、「新潮世界推理」,星光出版社的「世界經典推理小說系列」等。

 

由此,引起第一次日本推理小說熱潮。但因為這些作品的翻譯品質良莠不齊,被讀者唾棄,不到三年就退潮,這段期間出版的日本推理小說約有二百部。

 

歐美推理小說的出版也不亞於日本推理。一九七八年星光出版社出版「第七號情報員故事」,一九八一年水牛出版社出版「哈迪兄弟探案」,一九八二年遠景出版社出版「克莉絲蒂偵探系列」,之後繼續推出「梅森探案全集」等。

 

之後,歐美推理小說的出版與日本推理小說一樣趨於平淡,只有八○年代初陸續創刊的歐美暢銷小說叢書出版,如好時年出版社的「名家名著」、皇冠出版社的「當代名著精選」、程氏出版社的「美國最新暢銷小說系列」等。

 

至於一九九七年八月,詹宏志策畫的「謀殺專門店」共計一百零一集,由遠流出版公司開始出版後,歐美推理小說才復甦,而日本推理小說仍然是低潮,每年出版不到十冊,到了二○○一年才呈現恢復景象。四月,新雨出版社出版兩套由筆者策畫、主編的日本推理小說叢書,「日本當代女性作家傑作選」五集與「日本當代名家傑作選」五集。編輯主旨請參閱〈導讀之導讀Ⅱ:再續.推理小說縱橫談〉。

 

翌年二○○二年起今天出版社、小知堂文化、皇冠文化、商周文化、獨步文化、尖端出版等相繼出版日本推理,呈現出第二次日本推理小說熱潮。而出版歐美推理,除了小知堂與皇冠之外,尚有臉譜出版、天培文化等。近年的盛況有目共睹,無須敘述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imenig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