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MI4《不可能的任務4》在台大舉上映,創下票房佳績,既然有這樣的機遇,那麼我就順道談談我之前的中篇作品〈蟄伏的殺機〉

 

雖然推理小說史已經出現了不少偵探團的系列作,像是美國作家Ed McBain的「八十七分局系列」的警察程序小說和日本漫畫《偵探學園Q》,但是我寫作〈蟄伏的殺機〉、塑造「怪奇謎案協會」這個組織的時候,心中想要仿效的原型卻不是源自我看過推理小說或漫畫,而是美國影集《虎膽妙算》(Mission Impossible)。

 

在我小時候,我很喜愛這齣影集,與馬蓋先的《百戰天龍》並列我那個時候最喜歡的兩大影集,我幾乎可以說是每個禮拜都在期待《虎膽妙算》的播映。

 

龍頭、千面、高手、鬼才,外加一個女性成員所組成的組織,真的是將團隊合作的精神發揮到極致,每個人各司其職,各展其才,不管是多麼不可能的任務,他們都可以排除萬難地完成。

 

後來這齣大受歡迎的影集後來還推出了電影版,並正名為《不可能的任務》。想當初我也是滿心期待地跑去電影院看,沒想到竟讓我大失所望。

 

說老實話,我並不討厭Tom Cruise,相反地,我還很喜歡他呢,而《不可能的任務》第一集,平心而論,也算是水準之作,但是整場電影卻只看到阿湯哥一個人大顯神威(他是「高手」加「千面」的綜合體,後來又得身兼「龍頭」),即便有組員協助,但那些組員純粹就是如綠葉般的配角,完全只有陪襯的份。

 

電影強調個人英雄主義的表現手法跟原影集講求團隊合作的精神大相逕庭,也難怪影集中飾演「龍頭」的Peter Graves(據說)在電影院看到一半就憤而離席,倘若這個傳聞為真,他的心情我很能理解啊。

 

後來《不可能的任務》又出了第二集,但同樣令人大失所望,第二集的teamwork更是被導演吳宇森給摧毀殆盡(好吧,看在吳宇森幫魏德聖監製《賽德克巴萊》,就原諒他吧XD),導致第三集我連注意都懶得注意。(不過最近看到第四集阿湯哥不用替身親自爬杜拜塔的新聞,真的有點吸引我啊)

 

回到小說創作上頭,也就是有這樣的觀影經驗,我不希望自己也犯了這樣的錯誤,雖然第一集還未出現團隊齊心協力破案的橋段,但是之後我一定會提醒自己:要將團隊合作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千萬別讓這個系列流於以往神探單打獨鬥的模式。

 

不過依照我的寫作計畫,第二集可能要過很久才會動筆吧?畢竟第一集未豋場的三名協會成員我都還沒有個底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imenig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