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異第六感

 

 

電影與小說存在一個極大的差異:電影沒有文字那樣的想像空間。我舉日劇《古佃任三郎》來當作例子。先解釋一下,這套影集的特點,就是它是採取倒敘推理,「倒敘推理」是描述兇手在犯案時的經過,等到警方(或偵探)到來命案現場之後,藉由偵查推論來解明真相。

 

當中有一集,一個美術教授跟他發生不倫戀的學生在飛機上相遇,後來他的學生卻因為氣流導致飛機震動而意外死於廁所內,為了消除自己當時人在事發現場的證據,美術教授就偽裝成機長,在飛機機艙裡四處奔走。

 

由於影集把犯案過程拍出來給觀眾看,導致觀眾可能會覺得這個謎團很簡陋,但倘若這個謎團以小說的方式呈現,並以警察的觀點來敘述(當然,作者隱瞞兇手的身分不讓讀者知道),這麼一來,這個故事就會變成一篇頗具意外性的解謎小說──被小孩目擊到的乘客憑空消失,而任誰都沒想到這個乘客竟利用飛機機艙的隔離性,一下子偽裝成機長一下子又偽裝成乘客,藉此巧妙地躲避警方的追查。

 

如果再更進一步地探討文字的曖昧性,更可以講到「敘述性詭計」,所謂的敘述性詭計,是小說作者用來施加在讀者或觀眾身上的一種寫作策略,而非小說中的凶手對小說中的其他人物使用,換句話說,觀眾或讀者會被作者的安排所欺瞞而誤判劇情走向,但這個安排對劇中人物並無任何影響。

 

推理小說當中一個很有名的例子(為避免暴雷,我隱去書名),讀者一開始在讀那本書的時候,會把書裡的主角下意識地當成二十多歲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因為小說中很多對主角的描寫,都是青少年才會有的舉動,但最後結局揭曉,我們才知道男主角竟然是一個六七十歲的老人──這個意外性十足的結局就是那本書最精彩的地方。

 

那如果將那本小說改拍成電影,那所謂的敘述性詭計就會見光死,換句話說,那本以敘述性詭計為核心的推理小說是無法被視覺化的。

 

不過這也不代表所有的敘述性詭計無法視覺化,像是《靈異第六感》和《連體陰》這兩部電影都巧妙地運用了敘述性詭計,創造出震撼力十足的意外性──前者成為眾影迷津津樂道的經典鬼片,後者則是讓不愛看鬼片的我大為讚嘆。

 

除了製造出強大的意外性,我甚至認為「敘述性詭計」是邁入圖像化時代,供推理小說繼續存活發展的最後堡壘,畢竟,文字的曖昧模糊是影像無法取代的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imenig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