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1

 

 

之前看到《KANO》的相關新聞,魏導透露出初剪版本的《KANO》片長約三個小時(另一版本是三個半小時)──這則訊息令我心中有股既高興又擔憂的矛盾心情──高興的是,片長三小時的《KANO》極有可能成為我心目中電影史上最棒的棒球電影;擔憂的是,三小時的《KANO》或許會因片長過長,導致場次縮減而影響票房。

 

早在看見這則新聞之前,我就已經在腦中想像《KANO》可能的模樣,我曾上網看過《KANO》的劇本,然後去稍微查了一下嘉義農林棒球隊的那段光榮歷史,赫然發現:根據歷史事件發想的《KANO》本質上就是一個傳統到不行的熱血棒球故事嘛!

 

一支從未贏過球的弱隊,先在一場比賽中慘遭痛擊,之後歷經教練嚴格的訓練,克服重重困難,蛻變重生為強隊,接著出乎眾人意料地連勝不止,殺進決賽,最終贏得眾人的讚賞,成為傳奇──這樣的劇情甚至可以說是老掉牙到不行,但《KANO》的主要劇情偏偏是來自貨真價實的歷史事件,要批評它老套無新意似乎也沒甚麼多大攻擊力道。

 

在我個人的印象當中,不論是台灣本土的棒球電影,或是美日韓的棒球電影,即便有不錯的品質水準,但都似乎缺少了些什麼,而那個「什麼」往往是棒球電影的關鍵核心:棒球。

 

大多數的棒球電影通常在棒球動作場面上都跟我預期的想像有落差,不只是本職非球員的演員動作不夠具說服力,更重要的是,球賽的場面也沒有如我在看棒球比賽那樣來得扣人心弦。

 

對於喜愛棒球的球迷來說,球賽中那種精采投打對決、美技守備演出、雙方你來我往、僵持不下的緊張態勢,往往才是最吸引棒球迷的地方,而這些元素在棒球漫畫當中能夠得到最完美的發揮。

 

像是投球時的變化軌跡、打擊時的揮棒動作、守備時的飛身撲接,皆可在漫畫家隨心所欲的安排分鏡下精彩呈現,無須彩排重拍,幾乎可以說是一次到位(若是電影拍攝,那上述這些場面就是相當浩大且費時的工程)。

 

除了棒球場面之外,光角色的塑造也是一大難題,比起電影,漫畫可以用好幾冊的篇幅去描述鋪陳;而一支棒球隊在球場上最少要有九個人,當然我們可以把重心放在某個角色身上(這角色通常會是投手,因為投手是全場最受注目的焦點,較容易去製造戲劇效果),但是棒球畢竟是團隊運動,焦點過於集中在某位球員身上,似乎與團隊運動隊友相互合作的本質背道而馳──那麼,一部電影究竟要花多少的時間來向觀眾介紹這麼多的人物,並對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別忘了球場上還有教練,以及球員身旁的關係人物)

 

一般而言,在院線上映的電影絕大多數都在兩個半小時以內,這是因應商業機制而不得不演化出來的結果,畢竟片長超過兩個半小時,觀眾可能會因時間太長降低觀看意願;對戲院來說,則是會因為片長過長導致場次減少而影響收入(一間影廳的座位數量是固定的,那單日單廳排七場容納的觀眾數絕對大於排六場容納的觀眾數)。

 

以傳統棒球故事為題材的電影,必定會演出以下幾場比賽:一開始會打一場輸球的比賽(第一場,用來告訴觀眾這支球隊很弱),等到經過教練嚴格的訓練後,先贏得一場比賽建立起信心(第二場,宣告球隊蛻變重生),接著過關斬將(這部分通常是快速帶過,若是漫畫就可以一場一場地畫出來),殺進最終的決賽,與最強的隊伍一較高下(第三場,最終的高潮)──換言之,以傳統棒球故事為題材的電影最少會演出三場戲份頗多的關鍵比賽。

 

而《KANO》除了上面說的那三場之外,關鍵比賽還多了一場,除了台灣全島冠軍之外,後來到日本與中京商業的決賽更是不得不演出來的重頭戲(雖然到日本甲子園是打四場比賽,不過應該只會演出最後決賽那場)。

 

試想:倘若片長只有兩個半小時,要怎麼在兼顧人物與劇情的情況下,容納四場有一定戲份的棒球比賽?所以我才會說片長三小時、且主角皆是由棒球員擔任的《KANO》說不定能突破這些困境,成為我心目中電影史上最棒的棒球電影,一部「棒球動作場面與故事劇情兼具」的棒球電影。

 

不過三個小時的片長,老實說,太長了,幾乎確定會跑廁所,而我看電影的時候真的不希望錯過任何一個畫面啊!我還在想說既然《KANO》這個故事這麼飽滿,且剛好又有個段落:贏得全島冠軍之後遠征日本甲子園,那乾脆跟《賽德克‧巴萊》一樣分上下兩集,片名分別就叫《KANO(上)稱霸台灣》和《KANO(下)揚威日本》,這樣故事應該會變得更完整豐富吧。(倘若下集到日本的戲份太少,那補拍決賽前的三場比賽就可以解決了XD)

 

當然,這一切都是我的幻想,說說好玩而已,單一一集對電影公司來說會比較好宣傳行銷(至少到國外放映或參加影展會比較方便),對大多數的觀眾而言接受度應該也會比較高(畢竟不是每個觀眾都願意多花一張電影票錢,相反的,願意看兩集的人,就算濃縮成一集,也一定願意買單)。不管怎樣,台灣的棒球迷可以從現在開始倒數計時到明年春季,準備迎接《KANO》的上映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imenig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